股票配套配资 一文读懂前两月全国财政收支数据,财政支出正发力

今年前两个月财政收入虽有小幅下滑股票配套配资,但财政支出保持增长,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在发力。 3月24日,财政部公开今年1~2月财政收支情况。总体来看,财政收入出现小幅下滑。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381亿元,同比下降10.7%。 据了解,今年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滑,主要受部分中央金融企业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入库较去年同期减少等一次性因素影响。而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主要跟卖地收入下滑有关。 全国一般...


股票配套配资 一文读懂前两月全国财政收支数据,财政支出正发力

今年前两个月财政收入虽有小幅下滑股票配套配资,但财政支出保持增长,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在发力。

3月24日,财政部公开今年1~2月财政收支情况。总体来看,财政收入出现小幅下滑。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381亿元,同比下降10.7%。

据了解,今年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滑,主要受部分中央金融企业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入库较去年同期减少等一次性因素影响。而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主要跟卖地收入下滑有关。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税收和非税收入组成,且以前者为主。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为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其中收入规模前四大税种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国内消费税收入增速分别为1.1%、-10.4%、26.7%、0.3%。

今年前两个月企业所得税收入出现明显下滑,主要跟前述部分中央金融企业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入库较去年同期减少等一次性因素影响有关。而个人所得税收入出现大幅增长,主要是受春节错期影响,集中发放职工2024年年终奖金应缴的个人所得税在2月份入库较多(去年相关收入多在3月份入库)。

受今年前两个月货物贸易进口额出现下滑等影响,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均出现明显下滑。而为了支持外贸,今年前两个月出口退税(5074亿元)同比增长16.9%。受股票成交额增长影响,今年前两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58.9%。受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影响,今年前两个月契税(-21.7%)和土地增值税(-22.1%)出现明显下滑。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今年前两个月增值税小幅正增长,与1-2月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开门红相匹配。同时印花税大幅增长,与稳股市取得效果有关,今年年初中国经济开启乐观叙事和资产重估,带动指数和交易量上升。

部分行业税收表现良好。制造业方面,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支撑作用增强,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36.3%、9.5%。服务业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春节期间文旅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14.6%;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向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9.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6.9%。

尽管税收下滑,但非税收入出现明显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主要是部分上市金融企业分红入库带动。非税收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税收减收。

除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重要财源,其中这一收入大头来自地方政府卖地收入。

根据财政部数据,1—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381亿元,同比下降10.7%。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5573亿元,同比下降12.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744亿元,同比下降15.7%。

尽管今年前两个月财政收入有所下滑,但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明显加快,这为财政支出扩张奠定基础。

财政部数据显示,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096亿元,同比增长3.4%。这一支出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为15.2%,高于过去三年同期平均水平。罗志恒认为,这反映今年以来财政支出进度较好,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

民生类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科目中,教育支出(7.7%)、社保和就业支出(6.7%)支出增速明显高于平均增速。科技支出同比增长10.6%,反映财政支出大力支持新质生产力。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今年财政政策的支持重点。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中央财政将强化对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入,完善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体制机制,全力支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人工智能+”行动。

罗志恒认为,从上述前两个月主要支出科目来看,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社保就业、教育、科技支出增速高于总体支出增速,反映出财政支出向惠民生、增后劲的方向发力。其中,社保支出增速较快能够缓解居民的后顾之忧,而且通过稳定就业增加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有利于提振消费;教育和科技支出增速较高,有利于形成教育-人才-科技的良性循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供给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尽管政府性基金收入出现下滑,但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加快发行,政府性基金支出保持增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1—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358亿元,同比增长1.2%。

今年中国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其中今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高达11.8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根据今年中央与地方预算报告,预计2025年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005亿元,增长4.4%。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24884.06亿元,增长23.1%。

罗志恒表示,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力度明显增强,以必要的支出力度扩大总需求,以内需提振对冲外部冲击、以内部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此外,蓝佛安近期公开表示,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陈益刊

相关阅读 温彬:财政靠前发力特征明显

2025年,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将持续向财政传导,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

102 昨天 09:39 地方密集披露前两月财政数据,收入普遍实现增长

经济平稳运行之下,部分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增长,并加快发债,以保持支出适度加力稳经济。

486 03-18 11:45 从收支细账看2025年国家账本|财税益侃

在财政收入总体低速增长预期之下,为了稳经济,今年政府债务收入出现明显增长,但全国债务风险依然安全可控。

145 03-13 21:10 2025年全国财政收入预期数据出炉:基本与上年持平

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长0.1%。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增长0.7%。

379 03-06 09:03 展望2025:“两会”的五点政策建议

2025年两会预计设立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和2%的CPI通胀目标股票配套配资,并提出通过更早发布政策目标、将CPI目标转为约束性指标、推动财政支出向消费和居民收入倾斜等五大建议,以应对通缩压力和结构性挑战。

260 02-28 13:1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相关资讯